![]() |
根据全国老龄办2006 年发布的5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6, 21 世纪下半叶, 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多出的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 1900 万人。老年女性人口将在2049 年达到峰值, 多出老年男性人口2645 万人。其中,多出的老年女性人口中50- 70% 都是80 岁及以上高龄段人口。未来, 这一庞大的老年人口在养老方面回避不了性别差异问题。一、她们的养老问题: 性别差异之碍以2000 年/ 五普0 调查资料为据, 全国城市低老龄段中的65- 69 岁性别比为100. 2, 其他老龄段性别比普遍偏低, 其中70 岁及以上的高老龄段性别比更是低至86. 54。2007 年的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也进一步证明, 我国老年人口具有年龄越大性别比越低的特征( 见图1) 。相比于男性, 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更长。这意味着女性经历养老的过程也将随之延长。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虽然老年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 但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却比男性差, 健康预期寿命短, 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高。从短期看, 老年女性容易生病; 从长期看, 老年女性慢性病的发生率比男性高, 康复可能性比男性小。高龄段人口中女性不断增多, 也意味着她们的健身治病的医疗卫生需求、日常生活的问候照料需求和经济供养需求、思想情感交流等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就需要深入细化养老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满足女性老人的需求。其次, 老年女性人口须面对低文化程度和低经济参与问题。传统/ 重男轻女0 文化和体制等因素导致以往男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老年女性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大高于男性人口。从200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 老年女性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安徽省为例,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分别是57. 65%和17. 59%, 而小学及以上的情况却正好完全相反, 尤其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男性所占比例是女性的近4 倍( 见图2) 。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