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寻找“精神家园”:欧阳修“颍州情结”探论

寻找“精神家园”:欧阳修“颍州情结”探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 Soc.S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欧阳修中年自请来颍州为守后,便把颍州定为终老之地。离开颍州后,他写下了诸多思念颍州,表达归颍愿望的诗作。颍州的魅力是欧阳修思颍的显性层面。思颍实际上就是思隐。对故乡缺失的家园情感也移聚到对颍州的思念中,思颍又是思家。归隐情怀与家园情感最终共同融注到思颍之中。思颍是对宦海风波、现实无奈的远离,对宁静淡泊而又自由稳定的精神家园的寻找。激发欧阳修寻找精神家园的因素即他的人生悲情,其现实来源有三:健康状况的衰退、政治理想的失落以及亲人故交的零落。
关键词:欧阳修; 颍州情结; 精神家园; 人生悲情;
引言:

皇祐元年(1049), 43 岁的欧阳修自请来颍州(治今安徽阜阳)为守, 《思颍诗后序》自述:“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 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1] 卷44 离开颍州后,他写下了一批思念颍州, 表达归颍愿望的作品。治平四年(1067)闰三月, 欧阳修由京都出知亳州, 上任途中至颍州停留。他扩建宅第, 修葺旧居, 为自己终老此地做准备, 并应颍州知州陆经所请, 翻检诗稿, 将第一次离颍后所写的十三首“思颍诗” , 刻石立于州署, 撰写了《思颍诗后序》。熙宁三年(1070) 八月, 由青州赴蔡州任上, 道出颍州, 他又以足疾为由, 在颍州滞留了一个多月。九月, 他将亳州及青州任上创作的17 首思颍诗, 编辑成《续思颍诗》, 序中称:“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 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 以见余之年益加老, 病益加衰, 其日渐短, 其心渐迫, 故其言愈多也。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强健之时, 而获偿于衰老之后, 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欧阳修的“思颍诗”共30 篇[ 2] , 以治平四年(1067)作者赴亳州过道留颍为界, 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本文以“思颍诗” 为切入点, 结合诗人生平经历来探析其州情结” 原因。

作者:
阮娟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