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降魔变文》校注商补

《降魔变文》校注商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 Soc.S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就诸家对《降魔变文》的62则校释提出了商补性意见。
基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唐五代白话小说辑释”;
关键词:《降魔变文》; 校注; 商补;
引言:

《降魔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自胡适、王重民等学者而下, 历来颇受重视。《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校注》、《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等对其作了极有价值的校理和疏释。黄征的《〈降魔变文〉新校》一文, 又对《校注》多有匡补。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商补性意见, “商” 其注而未确者, “补” 其校而未善、未尽者。所“补” 者或据原卷, 或据敦煌本《佛说如来成道经》(即S .1032 、S .5649 、Дx2510 、BD09145 四个写本), 计62 则。行文中诸家著述后的数字表明该句在该书中所在的页码、行数, 以便覆案。录文均用简体, 特殊情况出以繁体。(1) 故得子称“希有” , 佛赞“善哉” 。(《校注》552/5 ;《选注》637/7 ;《变文集》361/5)“故得” 句, 《校注》(568/24 -569/1 -3):“子:当指法王, 亦即佛… … `希有' 指`希有人' , 为佛称赞奉持佛法者之称。”今按:此释恐未确。“子” 与下句“ 佛” 对举, 显指“佛子” , 亦即佛的信徒。“希有” 则是对“佛” 的赞语。佛典中佛有“希有大法王” 之称, 又说佛有“四种希有” , 即“时希有” (指佛之出世, 非旷世所常有)、“处希有” (指三千世界中, 佛不出现于他处, 唯降生于迦毗罗城)、“德希有” (指佛具无量之福德智慧, 无人能比)、“事希有” (指佛一代所作, 系以佛法普利众生,故为希有殊胜之事)。(2) 遂乃广擗玄关, 大开义藏;闻经者使四心不倒, 五眼晶晖, 四果咸[ ◆] 。(《校注》552/5 -6 ;《选注》637/7 -8 ;《变文集》361/6)“四果” 句, 《校注》(569/6):“ `咸' 下当脱一字。” 《选注》(增订本)(646/2):“`咸' 下疑脱一字。” “遣” 字遂属下句。今按:此校、点皆未确。细核原卷, “ 咸”后并无残损, “脱一字” 云云, 恐难成立。“咸遣” 二字, 亦不当割裂。《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二:“诸非咸遣, 故总云百。” 即其例。该句《变文集》录作“四果咸遣” , 确。(3) 伏惟我大唐汉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 化越千古, 声超百王;文该五典之精微, 武折九夷之肝胆。(《校注》552/10 -11 ;《选注》638/4 -5 ;《变文集》361/12 -13)今按: “ 伏惟” 句“汉” 字后, 原卷实有“朝” 字, 诸本均脱漏。“大唐汉朝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系指唐玄宗的尊号。(4) 或以探寻儒道, 尽性穷原;注解释宗,
勾深致远。(《校注》552/12 ;《选注》638/6 -7 ;《变文集》362/1)“勾深” 句, 《校注》(569/22 -23):“勾深致远, 原录作`句深相远' 。项楚校:` “句” 同“钩” , “相” 当作“致” 。《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孔颖达疏:“物在深处, 能钩取之;物在远方, 能招致之。”' 按: `句' 即`勾' 。”今按:“相” 与“致” 字形悬殊, 无由致误。原卷实不误。“句” 即上文“比四句而全轻” 之“句” , “相” 即上文“诸相非相” 的“相” , 均为佛教术语, 该句是说把佛教的教义阐释得很深透。

作者:
俞晓红;詹绪左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