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隐语行话的社会群体性与民族性

论隐语行话的社会群体性与民族性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隐语行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社会变体,在历代社会和各个民族中都客观存在。它与特定的社会群体和民族共同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群体性是隐语行话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民族共同语所特有的民族性是隐语行话得以生成及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隐语行话; 社会群体性; 民族性;
引言:

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群体, 是人类一切民族语言和文化习俗得以产生及赖以传承的基础。而人类各民族语言中都客观存在的隐语行话, 由于其固有的社会民俗文化特色, 较之于民族共同语, 它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就显得更为密切。同时, 隐语行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社会变体, 它与民族共同语属于同一个民族语言系统, 这便决定了它无论是在产生原因、形态结构和语用实践等方方面面, 都与民族共同语息息相关。

作者:
郝志伦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