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

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dition 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和谐的阶层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员创造力的强大动力,是缓和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润滑剂。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在行政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体系、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改革逐步深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关系不断调整,同时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相伴而生,阶层关系还处在形成和调整阶段。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政治权利保障不平衡、社会地位不对称、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原因,导致阶层关系出现矛盾。要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组织的调节作用,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阶层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 阶层关系; 和谐; 和谐社会;
引言:

胡锦涛指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1]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问题中,社会阶层关系问题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有些政策前后矛盾、互相打架的情况,导致一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工人阶级中的产业工人阶层、农民尤其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呈现经济社会地位下降的趋势。和谐的阶层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员创造力的强大动力,是缓和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因此,深化对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构建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成为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
徐三朋
作者单位: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