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元一代以曲胜,是多年以来人们对元代文学的认识。随着人们对元代诗文的不断梳理、研究,发现元代诗文的成就并不像原来大家印象中的那样鄙陋、浅俗,而是在许多地方值得关注与研究,但这并不等于说元曲要让位于元代诗文。我们认为以别有特色的俗文学样式出现于中国古代文学流变史中的元曲,仍在元代文学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仍应成为元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体,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其进行研究的前提,应是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掌握当时的相关史料。就元代戏曲而言,应该了解当时的剧作家、演员、剧本、演出等多方面的史料。可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方面的史料留存并不多,从而大大制约了对元代戏曲的研究。带着寻找元代戏曲相关基础史料的愿望,我们翻查了元代的一些资料,除一些文物考古的记录外,我们发现在元人笔记中有一些重要的戏曲材料,如元人夏庭芝的《青楼集》、元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等,而在清人顾嗣立编选《元诗选》中并没发现可资借鉴的戏曲史料。翻查《全元散曲》时,我们发现其中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戏曲史料。据《全元散曲》[1 ] (共收小令3853首, 套数457套)统计,其中与戏曲相关的小令162首,套曲18套。(其中一些作品与戏曲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如文人送给一些乐妓的恋情、调侃之作,为全面了解这些史料,这里均统计在内。)通过对这些曲作的梳理、分类,我们大致把它们归纳为四种情况。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