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县域改革的方向探索

中国县域改革的方向探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当前,县城市场存在主体不成熟,体制机制不灵活,财政支出负效率等问题;同时在利益导向、改革的路径和干部教育等方面存在失误。促进县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基础和政治的凝聚力两方面着手,提高县域经济的生产力,提高公共财政的效率和政府的服务本领,激活县城经济的活力;把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在县域范围内拧在一起,把握政治方向,划清与资本主义的界限,深挖经济的本质,在经济的本质上壮大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的根基牢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改革; 探索
引言:

县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基础的社会体, 其土地面积的大小, 与人一天活动半径的大小基本适合, 也能基本满足那时人们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交流的需求。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最高地方权力机关,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最具合法性、权威性和政治认同感。县级拥有军队、监狱、警察等国家权力机构, 被称为一个小“国家”。县域拥有的人口最多,而“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重要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 [1 ]。所以在地方实际政治生活中, 县域政治必然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县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形式。自然经济保证了生产的价值取向是满足自身的需求, 增加自身的财富。这就保证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稳定, 从而使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市场经济的形式对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大发展、快发展起到了提升的作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稳定, 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会对我们市场经济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县域是我国基层政治活动的核心, 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立国之本,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之源, 更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事业之基。

作者:
陈旺俊 崔慧芳 赵立刚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正宁县委党校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宁县第五中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