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寻找共产主义的尝试—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寻找共产主义的尝试—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中国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引介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独特的认知体验,倾向于把马克思的学说理解为一种人道的而非暴力的,互助的而非斗争的理论,不赞同中国社会形态封建说,对阶级对立也有不同的观点,这一切都与马列经典理论的阐释有较大差异,带有明显的自由主义的理路和痕迹。
关键词: 李大钊; 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观
引言:

李大钊敏锐地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十月革命后开始逐步把目光从西欧转向了俄国。史学界通常认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发表了许多热情地宣传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与资产阶级改良派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 的论战,在思想界引起了广泛强烈的反响。” [1 ]但1918年前后李大钊不仅发表了几篇介绍俄国革命的文章,同时也在介绍其它的救国思想,而非马克思主义一家。这显然不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信仰的人所应有的态度。李大钊为什么在被史学界认为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第一次论战的“问题与主义”之后继续支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所发起的“好人政府”的主张呢? 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又是怎样的呢?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完全相同吗? 如果不是,他自身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作者:
刘继安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历史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