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档案学研究杂志 > 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档案馆的角色定位

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档案馆的角色定位

档案学研究杂志
Archives Science Stud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政府信息公开是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对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民权利、推进民主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却面临困境。当国家档案馆被纳入政府依法行政框架和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之下时,"公共服务"应当成为国家档案馆角色定位的新视角。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国家档案馆; 公共服务; 角色定位;
引言:

【引言】2008 年5 月1 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舆论普遍认为,该条例是近年来中国政府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家档案馆”被指定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在2009 年10 月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也提出要“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建设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如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一年多了,实际效果如何?该如何看待政府信息公开的出现?当“国家档案馆”被纳入政府依法行政框架和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之下时,档案馆又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作者:
钟伦清
作者单位:
广东省档案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