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兰台世界杂志 > 陕甘宁边区农林政策的历史价值

陕甘宁边区农林政策的历史价值

兰台世界杂志
Lantai Worl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正>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边区政府发展农业科技是巩固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环节,从而边区政府实施各种农业科技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使边区的农业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间接支援了全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边区政府; 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生产技术; 重要环节; 农林; 抗日战争时期; 农作物; 重要性;
引言:

【引言】中共中央早在1938 年1 月15 日《经济问题决议案》中就已提出我们需要设立农业技术改良机关,组织群众制造大量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比如指导农民进行育种插秧施肥等各种农业技术的改良。1940 年8 月13 日公布的《中共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中规定“发展农业……改良种子、肥料、农具等农业生产技术”“, 加强自然科学教育, 优待科学家及专门学者”85。在1941 年6 月,《解放日报》连续发表了《论经济与技术工作》、《欢迎科学艺术人才》等重要社论,这些社论的发表只有一个宗旨:中共中央在面临日军的侵略、国军的封锁这两大严峻考验的危急时刻,要求我们敌后抗日根据地要有大批的从事各种科学技术工作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关系民生的农业科技人才。

作者:
白均堂;薛婧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