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机械工程 > 火炮身管-反后坐装置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火炮身管-反后坐装置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减小火炮发射时的后坐阻力,同时减小火炮身管质量,以节制杆结构参数、身管结构参数和内弹道装药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身管刚度、强度、寿命、弹丸初速等为约束,建立火炮身管-反后坐装置集成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两种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再比较其结果。首先,采用加权组合法将两个目标函数归一为单个目标,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后坐阻力减小53%,身管质量减小2.8%。其次,基于Pareto最优理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了Pareto最优解集,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多优化方案;根据工程经验,选取一组优化解,结果发现,对比原设计,后坐阻力减小50.4%,身管质量减小9.8%。研究表明,基于Pareto最优理论和遗传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优化方案。该研究提供的集成优化模型和算法为火炮身管-反后坐装置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后坐阻力; 身管质量; 多目标优化; 多学科优化;
引言:

【引言】身管和反后坐装置是火炮的两个重要组成部件。身管主要承受火药燃气压力,导引弹丸运动并赋予其一定的初速度。反后坐装置通过后坐部分运动产生一定的后坐阻力,从而控制后坐运动规律,减小炮架受力,同时储存部分能量,为复进提供动力。身管和反后坐装置的设计涉及内弹道、后坐阻力、身管结构、强度、刚度、寿命等多学科,这些学科的模型都相对比较复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对于上述单学科的建模和仿真,已有研究者做了一定的工作。徐亚栋等从结构和刚度角度出发对身管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身管近似模型。贾长治等基于虚拟样机建立了反后坐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研究。宗士增等对火炮反后坐装置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和优化。然而目前对于火炮身管及反后坐装置的集成优化设计还鲜有研究。本文将火炮身管和反后坐装置集成为一体,综合考虑内弹道、后坐阻力、身管结构、强度、刚度及寿命等多个学科,实现各学科仿真模型间数据的相互自动传递,建立火炮身管-反后坐装置集成优化设计模型,在一定后坐行程限制下,从全局角度出发,以后坐阻力最小和身管最轻为优化目标,寻求身管和反后坐装置各设计参数间更优的匹配关系。

作者:
洪亚军;曹岩枫;尹强;徐诚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