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冰川冻土 >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降水量观测与对比分析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降水量观测与对比分析

冰川冻土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根据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通过Thies激光雨滴谱仪、T-200B雨雪量计和TE525翻斗式雨量筒获取的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降水量数据,按3个时间段分别对3种仪器记录的降水量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雨滴谱仪获取的固态降水量与经Jimmy校正公式修正后的T-200B降水量极为接近.但在测量雨夹雪时,激光雨滴谱仪对降水类型、颗粒直径的误判造成了获取的降水量远高于T-200B雨量筒.而3种仪器获取的液态降水量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当小时降雨量在2mm以上时,激光雨滴谱仪获取的降雨量比T-200B和TE525雨量筒小20%左右.同时,在风吹雪对激光雨滴谱仪的影响方面做了相关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风吹雪的颗粒直径主要集中在0.5mm以下.
【关键词】 青藏高原; Thies激光雨滴谱仪; 降水量对比;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30533;41271081;41271086;409010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1402)资助
引言:

【引言】降水量是生态系统、水文、气候以及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由于雨量筒的系统误差以及因风力造成的动力损失,不同类型的雨量筒获取的降水量亦不同.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的第三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和水文一直都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研究领域,准确的降水观测对高原气候变化、冰川物质平衡、冻土区地下水迁移以及地下冰储量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青藏高原高寒、大风和冷季较为漫长等特点,传统雨量筒由于风力造成的动力损失在该区域表现极为明显.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获取准确的降水量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往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寻找一种参照雨量筒或测量降水装置,建立雨量筒扑捉率与风速的关系,但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参照雨量计本身的准确性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得出的校正公式还未得到广泛的验证.

作者:
张乐乐;焦克勤;赵林;乔永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