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心理科学杂志 > 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科学杂志
Psychologic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匿名方式对北京市1552名流动儿童施测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内群体认同测验与群体地位感测验,探讨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埘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内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内群体情感认同及群体地位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与内群体认知认同之间相关不显著。(2)个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群体地位感,进而间接地负向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3)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也存在直接显著的消极影响,并同时借助于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双重中介作用,间接地降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主观幸福感; 内群体认同; 群体地位感;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6)的资助
引言:

【引言】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 10》的数据显示, 我国14 岁以下流动儿童已达四千多万, 且存在逐年增长趋势"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适应!有效保障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已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考察的热点问题"但回顾已有文献发现, 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消极结果, 如问题行为!负性情绪等,对于其心理发展的积极方面(如主观幸福感等)缺乏充分的关注和探讨"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个体对其生活境况的总体评价, 是体现个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 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王瑞敏,邹乱,201 0 ) "关注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探讨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危险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对于深人揭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完整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刘霞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