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心理学探新杂志 > 选择文化心理学研究课题之我见?

选择文化心理学研究课题之我见?

心理学探新杂志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笔者经由回顾自己如何走上本土理学研究的道路,介绍了本土心理学的由来,本土心理学中的研究进路的选择,以及如何使用本土进路选择研究课题。进而提出应该将社会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三者结合起来开展华人心理的研究,为华人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声和为人民的社会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本土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研究进路; 课题选择;
引言:

【引言】1997 年9 月在台湾心理学会的年会上,我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自我’探索”的讲话( 杨中芳,1999) 。在那篇论文中我语带双关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探研“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上“本土研究”的道路。15 年后的今天,我很荣幸地被邀请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年会,为祝贺其文化专业委员会之成立讲几句话。除了表达衷心的祝贺之外,我想依据过去这十几年,自己逐渐由研究“自我”走上向研究“中庸”之路的经验,讲一讲如何采用本土进路,来寻找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从而令社会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三者紧密结合。社会心理学原为研究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所涉及之心理及行为现象的学科。人际交往活动是指: 某一特定人群( 两人或以上) 、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及特定的场合下,依据他们所共同持有的一些信念、价值及规范等惯性想法所进行的互动。在这些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大家所共同持有的这些惯性想法,不就是该地方及该场合的本土文化了吗? 用这样的本土文化为释意工具,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特定人们的交往活动背后的心理意向及意义,不就是本土心理学所提倡的研究思路吗? 那么,社会心理学本来就与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不开的,何须还要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下另辟文化心理学的专业委员会呢?

作者:
杨中芳
作者单位:
华人社会本土心理研究基金会;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