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 > 西方音乐调式对中国大学生及儿童的情绪诱发效应简

西方音乐调式对中国大学生及儿童的情绪诱发效应简

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音乐调式是指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所特有的基本音律创作格式,西方音乐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两个基本类型。本研究通过实验一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对大调和小调的情绪体验以及调式偏离程度在其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大调音乐能够诱发正性情绪,小调音乐能够诱发负性情绪,但情绪唤醒水平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二,探讨了3—5 岁中国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感受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3—5 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5 岁儿童感受能力与大学生趋于一致;3—5 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调式,调式偏离,情绪,大学生,儿童。
引言:

【引言】音乐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如同语言一样,有其自身的构成元素,音乐情绪( emotion music) 是在不同音乐元素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探讨音乐元素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音乐情绪机制的重要思路(Patel,2008)。音乐调式(mode)也被称为调子,是指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所特有的基本音律创作格式( 李重光,1990;Patel,2008)。调式规定了旋律发展需要围绕1 - 3 个中心音而进行,同时,调式非中心音根据自身与中心音和声距离的远近关系,形成不同的运动偏离模式,创造出不同的听觉倾向性特征;在西方传统的和声音乐中(也被称为西方古典音乐),按照中心音的不同,调式体系可分为大调(Major) 和小调(Minor)两个基本类别,普遍西方人群在聆听大调和小调音乐时,都会产生出区别性的情绪体验,具体来说,大调通常能够唤起正性情绪体验,小调则通常能够唤起负性情绪体验(Juslin & Lindstrm,2011)。

作者:
马谐;白学军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