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美国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遣返政策探究

美国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遣返政策探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如何遣返战俘是美国决策层在朝鲜停战谈判期间深入研讨的问题。直到谈判举行半年后,杜鲁门政府才最终确定所谓的“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尽管美国内部就此项政策存在一些异议,然而在其总统的主导下,美国在谈判中始终坚持该政策。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等多方面的复杂考量,尤其是利用战俘问题拖延谈判,以实现争夺全球霸权的战略目标。为实施战俘遣返政策,美国在谈判中炮制各种无任何实际意义的谈判方案,企图把谈判拖延的责任推给对方,从而争取舆论界的支持。这导致谈判长期中断。美国方面理所当然应该为世界军事史上耗时最长的停战谈判久而未决承担责任。
【关键词】停战谈判;战俘遣返;“自愿遣返”;解密档案;冷战战略;朝鲜战争
引言:

【引言】朝鲜停战谈判历时长达两年之久,是世界军事史上耗时最长的停战谈判。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谈判双方在战俘遣返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协议。本来,依据1949年《日内瓦公约》第118号条款的规定:实际战事停止后,全部战俘应立即予以释放并遣返,战俘遣返的问题便很容易得到解决。然而,曾经在该公约制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美国政府却拒绝遵守公约的这条规定,同时顽固坚持其所谓的“自愿遣返”战俘的政策,把问题弄得异常复杂,使得朝鲜战场上没有尽早出现人们普遍期待的休战局面。至今西方绝大多数学者依然不承认这种战俘遣返政策导致朝鲜停战谈判的拖延。即便其中有个别学者认识到这一点,亦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前提来讨论问题。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上从事研究,主要利用美国政府解密的外交文件(包括杜鲁门总统图书馆的解密档案),深入考察杜鲁门政府如何以及为什么制定所谓的“自愿遣返”俘虏的政策,进而揭示该政策与美国冷战战略之间的关系。

作者:
邓峰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