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因为笔者曾经有过在伊犁生活20多年的经历,得知王蒙近期出版的旧作《这边风景》是写伊犁生活的,以对作者以往作品的大致了解,便怀着一份特别的期待了,或许,是另一个“楼兰美女”的惊艳出土?一看到首页插图突显出维吾尔人的那种欢快与阿凡提的小毛驴时,感觉还不错,不过随着对目录的浏览,就感到自己的期望怕是太高了。及待读完,可以说是大失所望。小说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大陆正处于各种批判运动层出不穷的时代,到处充斥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情绪。故事发生在自中苏边境“伊塔事件”前后到“四清运动”结束这段时间的新疆伊宁巴彦岱,叙事中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是可以理解的。但文本创作于“文革”后期,初稿完成于“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8月7日,当时的社会其实已经涌动着强烈要求“拨乱反正”的思想情绪了。8月11日,上海《文汇报》刊出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引起巨大反响即是佐证。之后的3年里,当代文坛日新月异,大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势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在反映思想剧变与社会转型方面也是后浪紧推前浪。作者虽在那个历史激变的机遇中试图修改但并未能使文稿的历史感与文学价值起死回生,那么,今天再拿出来出版,即使加上了“小说人语”的部分,又能具有怎样的新的意义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