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新议—基于当代动物权利论争的背景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新议—基于当代动物权利论争的背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henzhe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庄子乃至整个道家哲学,向来被认为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荀子站在儒家立场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基于当代动物权利论争的背景重新考察这一公案,结合传统注疏分析《庄子》有关“无以人灭天”论述的涵义,可以看出庄子明确主张动物有其独立的价值与权利。结合西方思想史上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批评庄子有见于动物权利而忽略人的权利的荀子,在西方不乏同道,但荀子的理论同道———当代的反动物权利论者,在有关争论中并没有取得压倒性优势;相反,其对手对他们的主要论证提出了一系列质疑。
【关键词】庄子;天;人;动物权利
引言:

【引言】庄子乃至整个道家哲学,向来被认为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荀子站在儒家立场对庄子的批评“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①,千百年来,几成定谳。庄子的“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似乎还为这种说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时至今日,在动物权利论蔚然大兴于西方之际,我们重新捡起这段公案,又将作何评说?荀子的批评是否可以得到有力的辩护,即:庄子仅仅注意到动物权利而对人类的权利有所忽略? 如果承认这个批评为合理,无异于默许:比起动物的权利,人类的权利更应当得到考虑。思考这样的问题, 无疑对我们的经典诠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拟对当代语境提出的挑战做出回应。笔者首先将结合传统注疏仔细检查《庄子》有关“无以人灭天”的论述,以确定其准确涵义;然后, 对西方思想史上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考察, 了解那些可以称为荀子理论同道的西方思想家的论证及其对手的反驳。

作者:
方旭东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