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南菜北运/北菜南运经济边界研究—以山东和海南的番茄、黄瓜为例

南菜北运/北菜南运经济边界研究—以山东和海南的番茄、黄瓜为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以山东寿光和海南海口的番茄、黄瓜为例,利用《2012 蔬菜生产成本统计年鉴》中番茄、黄瓜的成本统计数据和对蔬菜经销商的访谈资料,运用等成本原理,划分了南菜北运和北菜南运的经济边界,认为存在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的经济边界,且由于不同蔬菜品种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资源和北方设施蔬菜资源的差异,经济边界各不相同。提出了南、北蔬菜应错季节、错品种发展,明确目标市场和搭建覆盖全国的蔬菜信息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 南菜北运; 北菜南运; 经济边界; 蔬菜信息平台; 等成本原理
引言:

【引言】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在气温较高的夏秋之交和气温较低的冬春之交,许多地方蔬菜上市量大幅度减少,市场供应紧张,形成了被业内称为“春淡”和“秋淡”的局面。为了解决“春淡”和“秋淡”难题,我国自2009 年以来较大幅度地调整了蔬菜生产区域布局,规划了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三大蔬菜区域以解决“秋淡”难题; 规划了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要解决“春淡”难题。在国家蔬菜区域布局的指引下,各优势产区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在最近几年均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有效地缓解了传统淡季供应不足的问题。伴随着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南北蔬菜在市场“撞车”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部分时段个别蔬菜品种价跌销滞,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并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对在南北蔬菜可能“撞车”时段各自的目标市场加以较准确的界定,为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总量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拟运用成本分析法对南北蔬菜的经济边界进行科学的划分,为相关省区确定目标市场提供依据。现有文献研究南菜北运/北菜南运的尚不多见,但普遍认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已成为一种趋势。陈立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蔬菜作为特殊商品已在全国流通,冬春季节北方地区蔬菜供应主要依赖于“南菜北运”,而在南方缺菜季节,北方地区充分利用季节差价和地域差价,使“北菜南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汤晓丹等在对山东寿光蔬菜物流发展的问题探讨中指出: 冬季是市场交易的旺季,主要是本地的冬暖大棚的蔬菜及南方海南、云南、两广等地的蔬菜运到寿光市场,进行集散后,再运送到京、津、东三省等地; 夏秋季节是蔬菜交易相对淡季,主要是北方内蒙古、东三省、京、津、冀等地的蔬菜运到寿光市场,再发往南方浙、沪、两湖等[2]。吕庆芳针对广东湛江南菜北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蔬菜生产者“卖难”和“菜贱伤农”困境,提出应通过国家立项资助,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保障产品、资金和信息的流通,使湛江外运菜市场体系成为高效快捷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不仅使蔬菜供求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而且保障了广大北方地区市民冬季蔬菜供应[3]。

作者:
项朝阳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