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抗洪预警信息提供对农户适应性措施采用的影响—基于全国6省的实证研究

抗洪预警信息提供对农户适应性措施采用的影响—基于全国6省的实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其影响日趋严重,如何制定适应洪涝灾害等极端气候的政策和措施急需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农户采用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现状及影响他们采用这些适应性措施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者提供实证依据。基于全国6个省的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适应性措施采用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面对洪涝灾害,85%的农户采用了以非工程类措施为主的相应的适应性措施。为了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三分之一的村得到了上级提供的抗洪预警信息。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在灾前和灾后给农户提供抗洪预警信息对农户采用适应性措施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社区和农户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户采用适应性措施也会产生显著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最后讨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更多还原
【关键词】 抗洪预警信息; 农户; 适应性措施; 决定因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25001、7116114035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CB955700)
引言:

【前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日益严重。近50 年特别是90 年代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尤为严重,发生次数是80 年代的2.4 倍,进入21 世纪这一趋势并未显著减缓[1-2]。全国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农作物成灾面积从20 世纪50 年代的460 万hm2 增加到90 年代的900 多万hm2,2000 年以来达到650 万hm2[3]。1988 年到2004 年,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为512 亿元; 2000 年到2010 年高达989 亿元[4-5]。过去20 年( 1990—2010 年) ,洪涝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1 238亿元,约占GDP 的0.9%[3,6],年因洪涝灾导致的死亡人口有2 700多个,倒塌房屋204 万间[4]。为了减缓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的影响,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者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一些工程( 如修建排水系统、修建水库和大坝等防汛设施)或非工程类措施( 如调整作物种植制度、选育作物品种或购买作物保险等) 可有效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及其风险( 如洪涝风险) 的能力[10-11]; 。然而,农户适应措施的采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预警信息提供是影响农户适应措施采用的重要因素之一[7-9]。例如,在非洲加纳的一项研究表明,抗洪预警信息的提供会影响当地社区居民的适应性决策行为; 从而可有效减少洪涝对当地生产和生活造成的经济损失[8]。世行的一项报告表明,预警信息提供可以给全球带来4 到36 美元的收益,益本比的比例在4 到35 之间[10]。除了预警信息提供外,农户适应性措施的采用也受到制度政策、社会资本及农户和社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1-14]。在防洪适应措施采用的研究方面,尽管得到了关注,但国内外学者主要是总结了各种可能的工程和非工程性适应措施[15-18]; 采用定量方法来分析预警信息提供及其它因素对农户适应性措施采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19]。

作者:
王金霞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