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集体林地细碎化、农户投入与林产品产出关系分析—基于中国9个省(区)2420户农户调查数据

集体林地细碎化、农户投入与林产品产出关系分析—基于中国9个省(区)2420户农户调查数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河南、山东、辽宁9个省(区)18个县(市、区)2 420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集体林分权条件下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其林地林产品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细碎化经营的经济合理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中国集体林地细碎化程度达到0.4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的区间内,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越大,越不利于其林业投入;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2或高于0.51时,农户投资林地的积极性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投入产出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由林地块数所反映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其林地林产品产出构成负向影响,其他因素(劳动投入、物质投入、林地面积)对林地林产品产出均有正向影响。以竹材为目标林产品,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其产出并没有构成负向影响,林地面积对其产出有负向影响,而劳动投入的正向影响最大。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细碎化; 农户; 林业投入; 林产品产出;
【基金】 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A15-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95、71103076、71363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0971);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12YJ23)
引言:

【前言】林地细碎化过程是自然地理、人口、家庭传统和制度变迁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多种多样的地貌特征为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形成了林地自然分布的细碎化。从历史的角度看,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口呈指数级数增长,土地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人多地少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林地细碎化程度。从家庭传统看,受继承分家制度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分家即分户,分户则分地,林地细碎化也会随之迅速加剧。从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来看,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的林业“三定”直至2003 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推行,在促进林业生产、提高农户收入的同时,也由于林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林地进一步呈现出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为了克服林地分户经营后的规模不经济等问题,推进林地规模化经营,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主张。2008 年6 月,中共中央《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在理论界,关于林地细碎化及其对林业生产经营影响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少学者认为,林地细碎化不利于林地经营效率的提高,主张通过加快流转实现林地的重新归并; 也有学者认为,林地细碎化符合中国国情,分林到户体现了公平正义,顺应了林农的利益诉求,且对林农投入和林地产出不会带来负向影响。从政策实践层面上看,尽管中国现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赋予了林农较自由的林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权利,并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鼓励林地适度集中,但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明显,林地细碎化的整体状态还难以改变。

作者:
孔凡斌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