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油画这一艺术样式,由于最初的“舶来品”身份,在19 - 20 世纪之交时的早期油画,即使是中国画家的油画,也是被叫做“西洋画”的。20 世纪50 年代后又出现了“民族化”的提法,着意强调油画的中国文化身份。但无论是其理论还是作品,刻意的标签化印迹都太过明显。近年来,“中国油画”成为一个被广泛通用的名称,虽然这个提法已经比较笼统与平和,但还是能感觉到内在里对自身文化属性的坚持与强调。深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因素之外,难以摆脱的潜意识的弱势文化心理是主要的内在原因。回顾其间所经历的种种,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文化心理层面的轻视或钦慕、对抗或妥协一直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奔腾喧嚣或静水深流而往复流转。这种复杂的文化心态虽然也在其他艺术样式( 如音乐、舞蹈等) 中有所体现,但都未曾像在油画中所呈现的那样强烈和多变。而且,随着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继续深入,艺术中的文化比较问题会更加具体和尖锐。中国油画在当代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环境中,如何应对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很多情境或者很多事件中,最根本的不是方法和手段的技术问题,而是态度和胸怀的心态问题。反观西方艺术,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便绝少这种“患得患失”的弱者心理。从洛可可风格时期的中国元素,到浪漫主义的阿拉伯文化情节,再到后印象派时期的日本浮世绘,西方艺术对异国情调并不排斥,甚至会很积极地应用于自身的语言样式之中并加以发挥。如洛可可艺术中法国的园林建筑和家居装饰,在吸收中国曲线图案的样式之后,进一步强化了线条的繁复和图案的华丽程度,色彩也比原来更加艳丽多彩。尤其是20 世纪之初,西方现代艺术对流传在欧洲几百年来的非洲艺术的借鉴和吸收,更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中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之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