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儒家伦理规范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方法—以“三礼”为中心的分析

儒家伦理规范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方法—以“三礼”为中心的分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特定社会或一定伦理学系统中的伦理规范体系之内容、形式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构建伦理规范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因此一个完善的伦理规范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构建伦理规范的原则和方法。“三礼”( 《仪礼》、《周礼》和《礼记》) 是儒家规范伦理学的重要文本,其中既蕴含着伦理规范体系得以建构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一般原则,同时还包含着在礼仪道德生活中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可适用的特定方法。这些原则有四个方面,即取法天道、因循自然; 比拟象征、阴阳互补; 以本定末、本末一体; 立中制节、因顺人性; 而合于“时”、“顺”、“体”、“宜”、“称”则是其五个方面的特定方法。它们综合反映了传统社会伦理生活之客观必然性和应然性,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可为中国特色的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儒家伦理; 规范体系; 三礼; 原则; 方法
引言:

【前言】伦理规范体系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而设立的行为范导系统。建立这样的系统就必须如实反映伦理生活之必然,并使构建伦理规范的原则和方法适应伦理生活之应然。从本源意义上说,伦理规范体系产生于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而从伦理学而言,则来自于思想家对于伦理生活之规律的思考、提炼和理论建构。儒家伦理规范体系影响中国社会达数千年之久,其中“三礼”( 《仪礼》、《周礼》和《礼记》) 学在关于如何制礼、行礼的原理探讨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系统不仅最具影响力,而且相当成熟和完备,可谓规范体系之典范。这个体系以“礼”为核心,涉及日常衣食住行等私人领域、祭祀和政治等公共领域、天地宇宙等自然领域,贯穿于天人、人我、群己伦理关系的各个方面。这样一个伦理规范体系必然包含着独到的建构原则和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还少有从礼学角度对此问题予以整体探究的成果。① 本文认为,以“三礼”为中心来研究儒家伦理规范体系建构原则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儒家伦理学本身,而且可为现代社会伦理规范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
王文东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100081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