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解析—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 周年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解析—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 周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近现代以降,中国的共同富裕思想不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自改革开放始,邓小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上的概括总结。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新方法——“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新路径——既“先富”又“共富”的梯度进程,共同富裕思想的全局新主张——“两个大局”的宏观控制,共同富裕思想的警示新精要——避免两极分化、生产力成果归人民所有。
【关键词】邓小平;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两个大局”;两极分化
引言:

【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目的,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历时60 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孜孜以求的岁月里,党和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讲:“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1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1]19。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尤其是对21 世纪我国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者:
张学中;何汉霞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