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思想的历程: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以及悬而未决的文化与“非文化”的关系问题

思想的历程: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以及悬而未决的文化与“非文化”的关系问题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斯图亚特·霍尔几乎就是文化研究的同义词。通过回顾霍尔的思想历程,可以大致把握文化研究的发展蓝图:先是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再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最终一路发展来到了后马克思主义。霍尔的思想历程展现了文化研究试图解决文化反映论问题的不懈努力.而本文最终认同霍尔这种放弃文化唯物主义且又旨在超越经济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立论方式。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思想历程;文化;非文化
引言:

【引言】1992年,在阿隆·怀特(A1lon White)的追悼会上.斯图亚特·霍尔颂扬了这位故友在“转换隐喻”(met印hors of transfomation)方面的重要贡献,因为这种转换“对于激进想象而言具有一种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霍尔看来,这种依据“革命时刻”、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隐喻“不再强求一致。”霍尔主张,不必为这些失效的隐喻而悲叹,因为文化研究正在“迅速移离这种戏剧式的简单因素与二元对立”的隐喻方式,它需要一种“构想文化政治学”、虑及“‘社会’与‘符号’之关系”的崭新隐喻。[1]狲莉或许霍尔已经回顾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并且开始致力于这种埋葬陈旧隐喻的事业当中了。霍尔思想中的这种大逆转与文化研究(“霍尔”几乎就是文化研究的同义词)领域的理论历程几乎是齐头并进的。目前来看,霍尔“主要是负责发展和接合文化研究的理论位置”【2].他的作品提供了一幅文化研究的路线图。即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再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霍尔旨在解决一种文化的反映论问题而利用上述思想体系,而本文则以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来对此思想历程进行一种追踪与评估。笔者赞同霍尔的解决方式:文化研究最终必须放弃这种文化的唯物主义理论。与此同时还要保留一种旨在超越经济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立论方式。

作者:
贾妮思·佩克
作者单位:
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博尔德80309—0065)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