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民主—一个基层民主发展的视角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民民主—一个基层民主发展的视角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力量之源。从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来看,不管是在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发展人民民主,人民获得了选举权、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参与管理自己事务,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样,人民群众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这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人民民主; 基层民主;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2013
引言:

【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1]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强势扩张,而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无力应对挑战。建立一个能办事的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率的、拥有强大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民族国家,动员人民群众,救亡图存,发展复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中心议题。晚清政府曾尝试君主立宪,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移植西方民主制度,蒋介石在20世纪三十年年代力图建立法西斯一党专制。但这些政权对外不能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对内无力展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推动社会前进。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出现,蕴藏在中国人民中的伟大力量被真正动员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又以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短短三十年间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与社会发展现代化初现端倪。历史证明,人民民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力量之源。那么人民民主是如何让国家政权获得力量,使其能够高效率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呢?只有阐明这一点,才能在未来发展中,通过不断完善人民民主,真正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本文拟从基层民主历史发展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

作者:
梁孝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