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昆明学院学报 > 《小人鱼》和《丑小鸭》的隐喻互证

《小人鱼》和《丑小鸭》的隐喻互证

昆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小人鱼》和《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里具有互文性质的作品, 其一悲一喜的结局以及各自不同的隐喻, 互证了作者对小人鱼异化自己的生命本质去追寻人类灵魂与爱情幸福的否定, 进而批判了人类社会中的生命扭曲, 提倡顺应自然及尊重儿童生命本质。在当代背景下, 正确解读《小人鱼》的这一深层意蕴对于引导儿童健康成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人鱼;丑小鸭;安徒生童话;互文性;隐喻
引言:

【前言】《小人鱼》是安徒生最重要的童话之一, 其故事情节家喻户晓:一个在大海深处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300年的小美人鱼因为渴慕人世生活、人间爱情和人类灵魂而忍受了巨大痛苦, 用话语权作交换条件让巫婆将鱼尾切割成人腿后来到人间追寻理想,但是, 因为话语权的丧失, 她无法言说自己对王子的爱情, 最后的结局是因不忍心伤害心上人, 小美人鱼放弃了可以还原为人鱼的机会而化成了泡沫———她失败了。在中国, 这个故事因为暗合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经典教义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主流社会对牺牲精神的提倡而被大加赞赏。对它的意蕴通常解读为:对人类的赞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崇高牺牲精神的讴歌。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如叶君健先生在其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译者序言中所说:“`海的女儿' 对高级生命的追求, 她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 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心。”从故事的浅层话语来看, 这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仔细推敲就会发现理解到这个层次并未把《小人鱼》的意蕴挖掘完毕, 或者说存在着对其深层意蕴误读的现象。尤其把它与真正歌颂执着追求理想的代表作《丑小鸭》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时, 小人鱼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 除了“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心”之外, 更重要的是告诉读者, 尤其是儿童,不要迷失自己去追求超越自己本质之外的理想:如果你是天鹅, 出生在鸭场里也没有关系, 只要持之以恒、不懈追求, 你确实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而如果你是一条鱼, 哪怕是很特别、很灵异的“小人鱼”, 那么无论你如何努力, 最终都变不成“小鱼人”。为了证明笔者观点, 本文通过对与《小人鱼》有互文关系的《丑小鸭》的对比来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
任继敏
作者单位:
昭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 云南昭通 657000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