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第三代”诗人的持续性写作

论“第三代”诗人的持续性写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三代"诗歌运动结束之后,基于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原因,有的诗人选择了放弃诗歌,还有的诗人则选择留守在现场,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经过了90年代这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少诗人在新世纪又返归诗坛,重新创作。他们在新世纪的持续性写作,既可能是对80年代诗歌传统的一种精神延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以来诗歌格局的形成和诗歌生态的变化。
基金:三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第三代’诗歌论”(KJ2010B018)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第三代”诗人; 持续性写作; “新归来派”; 诗歌格局; 诗歌生态;
引言: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生困惑与艰难抉择之后,一些“第三代”诗人要么选择下海经商,要么选择去国离乡,一起远离诗歌。然而,还有一些诗人,则选择留守在诗歌这块理想主义的阵地上,以自己的持续性写作,来完成80年代盛大的诗歌景观所留下的使命,并奏响了契合90年代个人化写作时代文学潮流的乐章。与此同时,他们在持续写作的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的困惑和难题,这正是其在写作上走向成熟的表现。“第三代”诗人们在走向成熟之时,其诗歌创作与思想探索之路,也在逐渐地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先锋诗歌一度因各种论争而引起了关注,并在稍后网络兴盛的大背景下,又一次有了复兴的迹象。这些变化与革新,对于在坚守中的一些“第三代”诗人来说,是成就,也是挑战。
 

作者:
刘波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